愛鄉護水,匯聚善因緣的直加弄圳

--

始於守護台江河川之願,承於大廟興學振興村廟保境護生的共同體力量,繼於台江民俗文化諸位同學的社會實踐行動,十五年的台江河川守護運動,倡議催生台灣山海圳、嘉南大圳國家綠道之後,匯聚愛鄉護水的善因緣,終於探明直加弄圳源頭⋯⋯

吳茂成│2020/11/27

.重回台江倡議大廟興學運動之時,深念文化之重在於民俗,民俗首在生死的禮義,一村信仰的日常事理,實踐於生產與生活的四時之中,遂開台江民俗文化班,以社會實踐的教與學,引領鄉親師生,探索台江十六寮文化,踏查台江流域信仰,重溯先民相放伴拓墾之路,進行台江社區博物館文化整備工作,為台江本土教育共筆在地教材,忽焉如日逝,一齒年已過,完成十幾個村落社區博物館營造工作。

值此,下元水官生謝平安之日,台江民俗文化班同學王俊雄,心念直加弄家鄉文化保存,效法台江社區博物館的社會實踐行動,亦因此念報名台江民俗文化班,數年不斷,發願帶領直加弄子弟,探索直加弄圳源頭「田仔埔」,走進直加弄庄的歷史田野,以保境護生,守護河川精神,營造直加弄圳社區博物館,前瞻二十一世紀的直加弄庄新風貌,如此增上緣,身為教學者,感動於心,遂鼓勵全班同學,分於課堂及社區,踏查討論,進而協助安定國小五年級同學老師,結合安定胡麻油節,於十月十五日水官生前日,重回安定保安宮前的「田仔埔」,策辦「直加弄圳走讀」社區博物館解說行動,一來感念答謝直加弄大道公、城隍爺守護恩澤,二來實踐台江文化生活圈相放伴的拓墾精神,三來倡議催生直加弄圳綠道,愛鄉護水,再現台江流域水圳文化路徑,以及恢復直加弄圳水路環境生態之美。

直加弄圳起於光緒元年(一八七五),由直加弄董事徐元綽(焯)、吳三江,會同業戶,稟請臺灣兵備道夏獻綸,使用官款三千元,設霸重築直加弄圳,每年可收取水租四百餘元,光緒二年六月又毀於風災,由於修築經費不足,光緒四年起,再按田畝大小,抽取水租,「自直加弄起,至五塊藔東畔一帶止,每年每甲抽穀二石五斗;又五塊藔起,至竹仔藔、海尾藔、本淵藔西畔一帶止,圳尾之田每年每甲抽穀一石五斗;又魚塭利息勝於田畝,每甲均抽穀二石五斗,作為常年定額。」

總計直加弄圳「灌溉之田共千餘甲」,除了水租之外,從「曾文溪至安平之竹排,載貨遇壩,無論何貨,每車抽錢五拾文。」

明治二十九年(一八九六),日本政府清查外武定里地方公共設施,調查員白楚珩查報指出,直加弄圳的水頭在「鼎臍、北尾等庄」,水尾到「竿仔埔海尾等庄」,「中間設壩,以阻洩水勢!」

大正六年(一九一七),三崁店糖廠與台江菅仔埔庄民合作,重新浚渫直加弄圳舊水路,開掘新排水溝,稱為「曾文圳」,大正九年(一九二O),再被納入嘉南大圳排水系統,從灌溉區域來說,範圍自直加弄起到五塊寮東畔、鼎臍、向西南灌溉本淵、海尾寮西側魚塭,加上能從曾文溪循著直加弄圳,行駛竹筏到安平,中間「載貨遇壩」,須繳水路費,如此推論,直加弄圳的水路,應是今日的安順排水線、鹽水溪排水線,讓原來和順寮、溪心藔.安順藔及海尾藔三百七十多甲的魚塭變蔗田,提高土地生產利潤!

二OO五年,帶領海佃國小《小台江》河流讀書,發起守護台江河川運動,種樹築道,整治河川污染,一路探索直加弄圳源頭,直到安定保安宮前,數年前幸遇俊雄同學加入台江民俗文化班,利用假日,依據堡圖等文獻,實地踏查比對,終於找到直加弄圳源頭「田仔埔」。

「田仔埔」鄰近曾文溪畔,應為淡水溼地,明末清初,此地前身為直加弄港,通台江內海,從直加弄堤岸舊跡及台灣堡圖推論,此港亦因曾文溪沖積,逐漸淤積成淡水溼地,地方人稱為「田仔埔」,起於曾文溪畔,經保安宮前,沿著今日178縣道經安定福德祠、港仔尾、許中營、港口、鼎臍、牛肉寮、五塊寮,流入溪頂寮、海尾西側漁塭,今日台江國家公園之境。

「田仔埔」樣貌為何呢?目前安定保安宮尚留存一九八O年代,田仔埔旁的客運站亭老照片,可見田仔埔圳溝樣貌。吾人再考諸文獻,興南客運前身的「台灣輕鐵株式會社」亦於大正五年(1916)買下保安宮前二分九厘的官有河川地蓋房子(田仔埔圳溝),有可能即是公車站的相關建物,這條官有河川地狹長型,下方還有橋梁,供居民過田仔埔圳溝。輕鐵即是鋪設鐵軌,上行人力推動的輕便台車,可見這應是今日178縣道的前身。

始於守護台江河川之願,承於大廟興學振興村廟保境護生的共同體力量,繼於台江民俗文化諸位同學的社會實踐行動,十五年的台江河川守護運動,倡議催生台灣山海圳、嘉南大圳國家綠道之後,匯聚愛鄉護水的善因緣,終於探明直加弄圳源頭,此後直加弄圳綠道倡議催生,但盼台江鄉親師生,共同倡議,早日恢復直加弄圳文化路徑及其水圳環境生態,留於未來子孫,永續發展之道。

--

--

No responses yet